![]() |
品牌 | 基础创新塑料(南沙) |
货号 | C6200-GY3172 |
用途 | 汽车内部零件 |
牌号 | C6200-GY3172 |
型号 | C6200-GY3172 |
品名 | PC合金料 |
外形尺寸 | 3mm |
生产企业 | 基础创新塑料(南沙) |
是否进口 | 否 |
ABS树脂的生产方法很多,目前世界上工业装置上应用较多的是乳液接技掺合法和连续本体法。
1.乳液接枝掺合工艺:
乳液接枝掺合法是在ABS树脂的传统方法--乳液接枝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SAN共聚工艺不同又可分为乳液接枝乳液SAN掺合、乳液接枝悬浮SAN掺合、乳液接枝本体SAN掺合三种,其中后两者在目前工业装置上应用较多。这三种乳液接枝掺合工艺都包括下面几个中间步骤:丁二烯乳胶的制备、接枝聚合物的合成,SAN共聚物的合成,掺混和后处理。
⑴丁二烯胶乳的合成:丁二烯胶乳的合成是ABS生产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单元,一般采用乳液聚合工艺生产。此生产技术目前比较成熟,控制胶乳中总的固含量(一般总的固含量越高生产成本越低),控制橡胶粒子的大小,在0.05-0.6μm,*在0.1-0.4μm范围内,粒径呈双峰分布,这样可使ABS树脂产品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和韧性。
⑵接枝聚合物的合成:聚丁二烯与苯乙烯、丙烯腈接枝是ABS生产工艺中的核心单元。粒径呈双峰分布的聚丁二烯胶乳连续送入乳液接枝反应器与苯乙烯和丙烯腈单体混合物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单体与聚丁二烯之比提高则接枝聚合物和SAN共聚物的分子量及接枝度增加,内部接枝率一般随橡胶粒径的增加和橡胶交联密度的降低而增加。在粒径和橡胶交联密度恒定时接枝度和接枝密度是决定ABS产品性能的因素。
⑶SAN共聚物的合成:苯乙烯与丙烯晴共聚物合成方法有三种:乳液法、悬浮法和本体法。本体法采用热引发、连续聚合,产品纯净、质量较高,污染少,在SAN合成中正取代悬浮法,尤其在大型ABS生产装置上。悬浮法采用引发剂,间歇聚合、产品不如本体法纯净,产生的废水对环境有污染,但工艺简单,流程短,投资少,聚合热易撒出,对中小型装置而言悬浮法较为经济。乳液法流程长,技术落后,发达国家已基本淘汰。
⑷掺混和后处理:*将得到的ABS接枝聚合物与SAN共聚物以不同比例进行掺混,可以得到多种ABS树脂产品,掺混方法使产品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查看供应
找相似产品
收藏
分享
纠错
物性表下载
产品说明
您是该物性表的第14272位访客
总体描述 | |
---|---|
材料状态 | 流通,正常 |
特性 | 阻燃;高流动;高抗冲;耐高温;耐热 |
用途 | 电气/电子应用领域;大型家用电器和小型家用电器;汽车领域的应用 |
加工方法 | 注塑 |
物性数据来源 | 暂无来源关于中塑产品认证 |
形态 | 粒子 |
物理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模塑收缩率 | 3.2mm | % | ASTM D-955 | |
比重 | kg/m3 | ASTM D792 | ||
吸水率 | 无 | ASTM D570 |
机械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伸长率 | 50 | % | ASTM D638 | |
拉伸模量 | MPa | ASTM D638 | ||
弯曲强度 | MPa | ASTM D790 | ||
弯曲模量 | MPa | ASTM D790 |
电气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介电常数 | 1MHz | 无 | ASTM D150 | |
表面电阻率 | ohms/sq | ASTM D257 | ||
体积电阻率 | ohms·cm | ASTM D257 |
热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UL温度额定值 | 无冲击 | °C | UL 746B | |
维卡软化点 | °C | ASTM D1525 | ||
线形膨胀系数 | in/in/°F | ASTM E831 | ||
热变形温度 | 0.45Mpa | °C | ASTM D648 | |
热变形温度 | 1.8Mpa | °C | ASTM D648 | |
UL温度额定值 | 含冲击 | °C | UL 746B |
硬度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洛氏硬度 | 无 | ASTM D7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