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聚欧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全国咨询热线:15895596789
产品展厅
P6-30FG-0153 BK711 日本旭化成PP 30%玻璃纤维
  • 品牌:日本旭化成
  • 货号:P6-30FG-0153 BK711
  • 价格: ¥10000/吨
  • 发布日期: 2020-08-17
  • 更新日期: 2025-09-19
产品详请
品牌 旭化成
货号 P6-30FG-0153 BK711
用途 汽车领域的应用
特性级别 增强级|||
牌号 P6-30FG-0153 BK711
型号 P6-30FG-0153 BK711
加工级别 注塑级|||
品名 PP
外形尺寸 3mm
用途级别 通用级|||食品级|||汽车部件|||管材级|||电子电器部件|||薄膜级|||医用级|||纤维|||家电部件|||
生产企业 旭化成
是否进口

聚丙烯共聚物的生产方法按照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茂金属催化剂,一种是改进的Ziegler-Natta高效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与Ziegler-Natta催化剂相比它只有一个活性中心,而Ziegler-Natta催化剂有多个活性位点。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能够比较精确的控制分子量及其分布,共聚单体含量及其在聚合物分子链上的分布和结晶结构。Ziegler-Natta催化剂应用于PP的共聚改性其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能够改善大分子的成核性,提高聚合物的性能。

交联改性


聚丙烯的交联改性是提高聚丙烯热变形温度的有效方法,也能提高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交联改性主要有辐射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辐射交联是在高能射线的作用下聚丙烯分子链产生自由基进而进行交联反应。化学交联一般是在PP中加入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同时加入助交联剂实现交联反应。聚丙烯的交联改性过程中降解和交联反应同时存在,采用辐射交联时交联效率比较低,而采用化学交联时一般都是通过加入带有不饱和键的助交联体系促进交联反应。

共混改性

共混改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改性方法,将其它塑料,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PP共混可制被兼具这些聚合物性质的高分子合金。聚丙烯的共混改性可以改进聚合物的耐低温冲击性、透明度、着色性、抗静电性等。由于共混改性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适合批量生产等优点,使其发展十分迅速。常用于聚丙烯共混改性的高聚物有聚乙烯(PE)、聚酰胺(PA)、乙丙橡胶(EPR)、三元乙丙橡胶(EPDM)、顺丁橡胶(E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EPDM、SBS、EVA等弹性体与PP共混后,材料中的弹性体微粒能够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并作为应力集中剂来诱发和抑制裂纹增长,使PP由脆性断裂转变为延性断裂,使其冲击强度大幅度提升,有效改善PP的韧性。PA、ABS等刚性聚合物与PP共混则可以在增韧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强度和刚性。但是由于这类刚性聚合物都是极性聚合物,与PP的相容性较差,在改性时必须加入合适的增容体系。

采用相容剂技术和反应性共混技术对PP进行共混改性是当前PP共混改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它能在保证共混材料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PP耐冲击性。相容剂在共混体系中可以改善两相界面黏结状况,有利于实现微观多相体系的稳定,而宏观上是均匀的结构状态。反应型相容剂除具有一般相容剂的功效外,在共混过程中还能在两相之间产生分子链接,显著提高共混材料性能。

PP(聚丙烯) P6-30FG-0153/旭化成

  • 查看供应

  • 找相似产品

  • 收藏

  • 分享

  • 纠错

  • 物性表下载

  • 产品说明

  • 玻纤增强30%

您是该物性表的第12922位访客

总体描述
材料状态非流通
特性增强;玻纤增强
填充(增强)料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物性数据来源暂无来源关于中塑产品认证
形态粒子
物理性能测试条件属性值单位测试方法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
g/10 minASTM D1238
比重
g/cm3ASTM D792
收缩率
%ASTM D-955
机械性能测试条件属性值单位测试方法
抗张强度
MPaASTM D638
伸长率
%ASTM D638
弯曲模量
MPaASTM D790
弯曲强度
MPaASTM D790
硬度测试条件属性值单位测试方法
洛氏硬度RASTM D785
冲击性能测试条件属性值单位测试方法
无缺口悬臂梁冲击
ft·lb/inASTM D4812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ft·lb/inASTM D256
热性能测试条件属性值单位测试方法
热变形温度0.46MPa°CASTM D648
热变形温度1.8MPa°CASTM D648

申明


联系方式
手机:15895596789
Q Q: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