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牌 | 陶氏 |
货号 | PP-GF 227 |
用途 | 薄膜 |
特性级别 | 耐高温|||高刚性||| |
牌号 | PP-GF 227 |
型号 | PP-GF 227 |
加工级别 | 挤出级||| |
品名 | PP |
外形尺寸 | 3mm |
用途级别 | 食品级|||汽车部件|||管材级|||电子电器部件|||薄膜级|||医用级|||纤维|||家电部件||| |
生产企业 | 陶氏 |
是否进口 | 是 |
共混改性
共混改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改性方法,将其它塑料,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PP共混可制被兼具这些聚合物性质的高分子合金。聚丙烯的共混改性可以改进聚合物的耐低温冲击性、透明度、着色性、抗静电性等。由于共混改性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适合批量生产等优点,使其发展十分迅速。常用于聚丙烯共混改性的高聚物有聚乙烯(PE)、聚酰胺(PA)、乙丙橡胶(EPR)、三元乙丙橡胶(EPDM)、顺丁橡胶(E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EPDM、SBS、EVA等弹性体与PP共混后,材料中的弹性体微粒能够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并作为应力集中剂来诱发和抑制裂纹增长,使PP由脆性断裂转变为延性断裂,使其冲击强度大幅度提升,有效改善PP的韧性。PA、ABS等刚性聚合物与PP共混则可以在增韧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强度和刚性。但是由于这类刚性聚合物都是极性聚合物,与PP的相容性较差,在改性时必须加入合适的增容体系。
采用相容剂技术和反应性共混技术对PP进行共混改性是当前PP共混改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它能在保证共混材料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PP耐冲击性。相容剂在共混体系中可以改善两相界面黏结状况,有利于实现微观多相体系的稳定,而宏观上是均匀的结构状态。反应型相容剂除具有一般相容剂的功效外,在共混过程中还能在两相之间产生分子链接,显著提高共混材料性能。
PP/弹性体二元共混体系虽有很好的韧性效果,但往往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耐热性能也有所降低。在二元共混体系中加入有增容作用或协同效应的物质,形成多元共混体系,则其综合性能可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增韧PP的硬度、热变形温度及尺寸稳定性,可使用经偶联剂活化处理的填料或增强材料进行补强。例如采用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PP三元复合增韧体系实现PP的增韧增强,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汽车领域
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0多万辆,已位居世界第四,同比增长36.6%。据ESM WerWide报道:“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600万辆,2015将超过,跃居世界*位”。这个预言已经被打破,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超过1700万辆,成为汽车工业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全球*。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塑料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工程塑料的自给率不足16%。据中国工程塑料协会预测,2005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增长率为15%,2010年约为10%,需求量将从2000年的44万t增长到2010年的140万t。我国汽车制造业对工程塑料需求量增长迅速,到2010年总用量将达到94万t(以塑料用量占汽车重量的5%~10%计)。
PP用于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其模量和耐热性较低,冲击强度较差,因此不能直接用作汽车配件,轿车中使用的均为改性PP产品,其耐热性可由80℃提高到145℃~150℃,并能承受高温750~1000h后不老化,不龟裂。据报道,丰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具有高取向结晶性的聚丙烯HEHCPP产品,可以作为汽车仪表板、保险杠,比以TPO为原料生产的同类产品成本降低30%,改性PP用作汽车配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增强型
增强聚丙烯(reinforced polypropylene)是聚丙烯与玻璃纤维或有机纤维、石棉、或无机填料(滑石粉、碳酸钙)的混合物。 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粉体添加剂或弹性体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加入30%的玻璃纤维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PP也不象PE那样在高温下仍具有抗氧化性。一般工业用的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中含10~30%的纤维。由于含有玻璃纤维而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增强聚丙烯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主要包括汽车风扇、空调风扇、净水器滤瓶,在电器行业可用于各类家电外观件替代ABS、HIPS,广泛用于冰箱顶盖、空调底座、足浴器等。
水处理专用聚丙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地区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净水器行业蓬勃发展,据统计,仅华东地区的净水器厂家多达100多家,博禄)化工在中国地区的工厂针对开发了玻纤增强PP北欧(,矿物增强PP,以适应产业的需求。
查看供应
找相似产品
收藏
分享
纠错
物性表下载
产品说明
结合良好的加工性能与 良好的硬度和凝胶含量低的制造薄膜优质薄膜挤出应用。 出色的刚度 耐高温 低凝胶含量 良好的加工性能 良好的光学特性
您是该物性表的第13812位访客
总体描述 | |
---|---|
材料状态 | 非流通 |
特性 | 硬度高;易加工性;高刚性;耐高温;光学性能 |
用途 | 薄膜 |
加工方法 | 挤出 |
物性数据来源 | 暂无来源关于中塑产品认证 |
形态 | 粒子 |
物理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 | 230°C/2.16 kg | g/10 min | ASTM D1238 | |
比重 | g/cm3 | ASTM D792 |
薄膜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割线模量 | 2% Secant, TD: 50.0 μm | MPa | ASTM D882 | |
割线模量 | 2% Secant, MD: 50.0 μm | MPa | ASTM D882 |
机械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抗张强度 | MD: Yield, 50.0 μm | MPa | ASTM D882 | |
抗张强度 | MD: Break, 50.0 μm | MPa | ASTM D882 | |
抗张强度 | TD: Break, 50.0 μm | MPa | ASTM D882 | |
抗张强度 | TD: Yield, 50.0 μm | MPa | ASTM D882 | |
伸长率 | MD: Break, 50.0 μm | % | ASTM D882 | |
伸长率 | TD: Break, 50.0 μm | % | ASTM D882 |
热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熔融温度 | °C | 无 |
光学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光泽度 | 45°, 50.0 μm | 无 | ASTM D2457 | |
雾度 | 50.0 μm | % | ASTM D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