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牌 | 旭化成 |
| 货号 | P-20TC-0570 50213 |
| 用途 | 汽车领域的应用 |
| 特性级别 | 阻燃级|||热稳定性||| |
| 牌号 | P-20TC-0570 50213 |
| 型号 | P-20TC-0570 50213 |
| 加工级别 | 注塑级||| |
| 品名 | PP |
| 外形尺寸 | 3mm |
| 用途级别 | 通用级|||食品级|||汽车部件|||管材级|||电子电器部件|||薄膜级|||医用级|||纤维|||家电部件||| |
| 生产企业 | 旭化成 |
| 是否进口 | 是 |
PP/弹性体二元共混体系虽有很好的韧性效果,但往往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耐热性能也有所降低。在二元共混体系中加入有增容作用或协同效应的物质,形成多元共混体系,则其综合性能可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增韧PP的硬度、热变形温度及尺寸稳定性,可使用经偶联剂活化处理的填料或增强材料进行补强。例如采用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PP三元复合增韧体系实现PP的增韧增强,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汽车领域
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0多万辆,已位居世界第四,同比增长36.6%。据ESM WerWide报道:“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600万辆,2015将超过,跃居世界*位”。这个预言已经被打破,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超过1700万辆,成为汽车工业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全球*。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塑料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工程塑料的自给率不足16%。据中国工程塑料协会预测,2005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增长率为15%,2010年约为10%,需求量将从2000年的44万t增长到2010年的140万t。我国汽车制造业对工程塑料需求量增长迅速,到2010年总用量将达到94万t(以塑料用量占汽车重量的5%~10%计)。
PP用于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其模量和耐热性较低,冲击强度较差,因此不能直接用作汽车配件,轿车中使用的均为改性PP产品,其耐热性可由80℃提高到145℃~150℃,并能承受高温750~1000h后不老化,不龟裂。据报道,丰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具有高取向结晶性的聚丙烯HEHCPP产品,可以作为汽车仪表板、保险杠,比以TPO为原料生产的同类产品成本降低30%,改性PP用作汽车配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查看供应
找相似产品
收藏
分享
纠错
物性表下载
产品说明
特点阻燃,热稳定。
您是该物性表的第12823位访客
| 总体描述 | |
|---|---|
| 材料状态 | 非流通 |
| 特性 | 热稳定;阻燃 |
| 加工方法 | 注塑 |
| 物性数据来源 | 暂无来源关于中塑产品认证 |
| 形态 | 粒子 |
| 物理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 比重 | g/cm3 | ASTM D792 | ||
|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 | g/10 min | ASTM D1238 | ||
| 收缩性 | % | ASTM D-955 |
| 机械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 抗张强度 | MPa | ASTM D638 | ||
| 弯曲模量 | MPa | ASTM D790 | ||
| 弯曲强度 | MPa | ASTM D790 | ||
| 伸长率 | % | ASTM D638 |
| 热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 热变形温度 | °C | ASTM D648 |
| 冲击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 悬臂梁冲击 | J/m | ASTM D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