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牌 | 湖南 |
货号 | J-350 |
用途 | 汽车领域的应用 |
特性级别 | 高强度|||高抗冲||| |
牌号 | J-350 |
型号 | J-350 |
加工级别 | 注塑级||| |
品名 | PP |
外形尺寸 | 3mm |
用途级别 | 通用级|||食品级|||汽车部件|||管材级|||电子电器部件|||薄膜级|||医用级|||纤维||| |
生产企业 | 湖南 |
是否进口 | 是 |
共混改性
共混改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改性方法,将其它塑料,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PP共混可制被兼具这些聚合物性质的高分子合金。聚丙烯的共混改性可以改进聚合物的耐低温冲击性、透明度、着色性、抗静电性等。由于共混改性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适合批量生产等优点,使其发展十分迅速。常用于聚丙烯共混改性的高聚物有聚乙烯(PE)、聚酰胺(PA)、乙丙橡胶(EPR)、三元乙丙橡胶(EPDM)、顺丁橡胶(E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EPDM、SBS、EVA等弹性体与PP共混后,材料中的弹性体微粒能够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并作为应力集中剂来诱发和抑制裂纹增长,使PP由脆性断裂转变为延性断裂,使其冲击强度大幅度提升,有效改善PP的韧性。PA、ABS等刚性聚合物与PP共混则可以在增韧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强度和刚性。但是由于这类刚性聚合物都是极性聚合物,与PP的相容性较差,在改性时必须加入合适的增容体系。
采用相容剂技术和反应性共混技术对PP进行共混改性是当前PP共混改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它能在保证共混材料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PP耐冲击性。相容剂在共混体系中可以改善两相界面黏结状况,有利于实现微观多相体系的稳定,而宏观上是均匀的结构状态。反应型相容剂除具有一般相容剂的功效外,在共混过程中还能在两相之间产生分子链接,显著提高共混材料性能。
查看供应
找相似产品
收藏
分享
纠错
物性表下载
产品说明
高刚性,高抗冲 其它 注塑-嵌段共聚注塑 电瓶壳,极条箱,汽车配件 冲击强度,高刚性,嵌段共聚
您是该物性表的第17771位访客
总体描述 | |
---|---|
材料状态 | 非流通 |
特性 | 高抗冲;高刚性;嵌段共聚物 |
用途 | 汽车领域的应用 |
物性数据来源 | 暂无来源关于中塑产品认证 |
形态 | 粒子 |
物理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 | g/10 min | ASTM D1238 | ||
密度 | g/cm3 | ASTM D1505 |
机械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拉伸屈服强度 | psi | ASTM D638 | ||
弯曲模量 | psi | ASTM D790 | ||
断裂伸长率 | % | ASTM D638 |
热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热变形温度 | °F | ASTM D648 |
冲击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冲击强度 | 73°F | ft·lb | ASTM D256 | |
冲击强度 | 14°F | ft·lb | ASTM D256 |
硬度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洛氏硬度 | R | 无 | ASTM D785 |
可燃性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UL 阻燃等级 | 无 | UL 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