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牌 | 北欧化工 |
货号 | MPT621 |
用途 | 汽车领域的应用 |
特性级别 | 高流动|||高抗冲|||高光泽||| |
牌号 | MPT621 |
型号 | MPT621 |
加工级别 | 注塑级||| |
品名 | PP |
外形尺寸 | 3mm |
用途级别 | 食品级|||汽车部件|||管材级|||电子电器部件|||医用级||| |
生产企业 | 北欧化工 |
是否进口 | 是 |
PP/弹性体二元共混体系虽有很好的韧性效果,但往往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耐热性能也有所降低。在二元共混体系中加入有增容作用或协同效应的物质,形成多元共混体系,则其综合性能可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增韧PP的硬度、热变形温度及尺寸稳定性,可使用经偶联剂活化处理的填料或增强材料进行补强。例如采用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PP三元复合增韧体系实现PP的增韧增强,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汽车领域
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0多万辆,已位居世界第四,同比增长36.6%。据美国ESM WerWide报道:“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600万辆,2015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个预言已经被打破,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超过美国1700万辆,成为汽车工业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塑料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工程塑料的自给率不足16%。据中国工程塑料协会预测,2005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增长率为15%,2010年约为10%,需求量将从2000年的44万t增长到2010年的140万t。我国汽车制造业对工程塑料需求量增长迅速,到2010年总用量将达到94万t(以塑料用量占汽车重量的5%~10%计)。
PP用于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其模量和耐热性较低,冲击强度较差,因此不能直接用作汽车配件,轿车中使用的均为改性PP产品,其耐热性可由80℃提高到145℃~150℃,并能承受高温750~1000h后不老化,不龟裂。据报道,日本丰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具有高取向结晶性的聚丙烯HEHCPP产品,可以作为汽车仪表板、保险杠,比以TPO为原料生产的同类产品成本降低30%,改性PP用作汽车配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增强型
产品说明
您是该物性表的第15870位访客
总体描述 | |
---|---|
材料状态 | 非流通 |
特性 | 抗紫外线 |
用途 | 汽车领域的应用;汽车外部装饰 |
加工方法 | 注塑 |
物性数据来源 | 暂无来源关于中塑产品认证 |
形态 | 粒子 |
物理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密度 | g/cm3 | ISO 1183 | ||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 | 230℃,2.16kg | g/10 min | ISO 1133 |
机械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抗张强度 | 50mm/min | MPa | ISO 527-2 | |
拉伸模量 | 1mm/min | MPa | ISO 527-2 | |
弯曲模量 | 2mm/min | MPa | ISO 178 |
冲击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 -20℃ | ft·lb/in | ISO 180/1A | |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 -30℃ | ft·lb/in | ISO 179/1eA | |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 -20℃ | ft·lb/in | ISO 179/1eA |
热性能 | 测试条件 | 属性值 | 单位 | 测试方法 |
---|---|---|---|---|
线性热膨胀系数 | cm/cm/°C | 无 | ||
热变形温度 | 0.46MPa | °C | ISO 75-2 | |
热变形温度 | 1.8MPa | °C | ISO 75-2 | |
维卡软化点 | 10N | °C | ISO 306 | |
维卡软化点 | 50N | °C | ISO 306 |